close

留底用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聯合報╱記者陳宛茜/台北報導】 2007.06.10 02:31 am


安藤忠雄公益演講會,吸引萬餘聽眾參與。
記者張天雄/攝影


科比意的廊香教堂讓安藤忠雄立志做建築師。
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Ando(安藤)!Ando!」在上萬名粉絲的歡呼中,日本建築師安藤忠雄站上台北小巨蛋的舞台,
就像一個羞怯卻魅力四射的巨星。昨天舉辦的安藤公益演講會,
共三萬人索票、一萬一千個座位座無虛席,創下台灣建築界的紀錄。

祖母說:只要你不放棄
「我希望透過演講,讓各位重新考慮自己的人生。」安藤一開場說,這是一場「不只是建築」的演講。
他說自己從小家庭經濟不好、成績也欠佳,無法如願進入大學念書。
祖母安慰他:「只要你不輕言放棄,想做什麼都可以!」這句話成為他一輩子的座右銘。

人生,就是不斷的戰鬥
安藤沒受過專業建築訓練,十七歲拿到拳擊手的證照,參加過十幾場比賽,
「和全世界建築師比較,我是異端!」
他的好友古山正雄則說,全身流動拳擊手血液的安藤,喜歡挑戰、活力四射,
信奉「人生就是不斷的戰鬥!」這種「鬥」的精神,讓他在惡劣環境中做出風格獨具的建築。

看見廊香教堂 立志做建築
旅行改變了安藤的人生。他為了見心中偶像建築大師科比意一面,在一九六五年踏上往歐洲的船。
生平第一次見到海平面的安藤,了解「地球是一體的」。科比意的廊香教堂則讓他大為震撼,
從此立志做建築師。
安藤描述這段旅程時,旁邊的大螢幕也跟著播放那些曾讓他傾倒的畫面,配合安藤感性的聲音,
觀眾彷彿時光倒流,跟著安藤來一趟夢幻之旅。

每五年 走訪巴特農神殿
旅行也形塑了安藤的建築風格。他表示,第一眼見到希臘的巴特農神殿就深深著迷,
但無法了解其涵義,讓一度丟下書本的他,驚覺學習的重要。此後,安藤努力學習,
每五年就拜訪巴特農一次,多年來終於了解它的奧妙。

搖船上 和尚打禪30小時
在前往馬達加斯加島的船上,他遇見數名和尚,在搖晃三十個小時的船上仍安坐打禪,
讓他開始思考生命的意義。「禪」與巴特農神殿雄偉的廊柱意象,此後在安藤的建築作品一再出現。

社會越富有 人越沒活力
「日本小孩從小整天補習,在意識不明時,進入好大學!」安藤嚴辭批評日本教育,
他認為「社會愈富有、人便愈沒有活力」,台灣應以日本為鑑。他認為小孩的成長過程中,
應該是「一半玩耍、一半努力」,從自然中學習。因此,安藤建築總是要強調與自然的結合。

我思考…用建築改造社會
「我現在考慮的是,如何透過建築改造社會!」安藤說,世界八大國家的高峰會剛結束,
其中地球暖化是最嚴重的問題。他認為亞洲必須聯合起來,整體考慮環保問題。
「東京現今的風貌很刺激、但是沒有任何歷史紀錄,只是一個反覆的無臉城市。」
安藤認為,這是因為東京在建造過程中,只追求經濟效益,不關心既存的都市歷史。
他希望台下的聽眾都能夠停下來,試著觀看鄰國的都市史,才不會走上相同道路。
「台灣這個美麗的國家,不該只追求剎那的美麗!」他說。


【2007/06/10 聯合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經濟日報╱記者 陳宛茜】 2007.06.10 02:31 am

身為一個建築師,安藤忠雄能以不遜於歌手的魅力,在小巨蛋開起「萬人演講會」。
「安藤忠雄旋風」在台灣,簡直可以用「神話」來形容。
安藤在日本成名甚早,1978年便以住宅作品「住吉長屋」一砲而紅。
安藤在混亂的老舊市區內,以清水混凝土打造出一座方盒子,隔絕周圍的喧鬧,並在內部種一株綠樹。
讓人一回家便可以逃離都市,在孤獨的寧靜中體會四季變化,簡單的手法有著無窮禪意。

住吉長屋可視為安藤建築風格的濃縮,實踐大學建築系教授李清志認為,
安藤的建築之所以受到大眾歡迎,是因為現代城市生活的複雜壓力,讓都市人喘不過氣,
企求心靈的歇息空間。

李清志認為,台灣都市充滿混亂的鐵窗、違建與攤販,腦袋中充斥政治口水與商業宣傳。
一有機會體驗安藤的建築空間,即使不是建築專業人士,也能被那種單純的寧靜所感動。

安藤本身也具有一種「感動人心」的力量,他是拳擊手出身,從未受過建築專業訓練,
卻在一次歐洲旅行中感到建築的召喚,進而自學建築。在日本重學歷、門派的建築市場,
安藤以拳擊手精神屢敗屢戰,最後贏得世界建築最高榮譽普利茲克獎。

也許是自學的過程艱辛波折,安藤對建築學子相當熱情。他在東京大學客座的講課內容,
被整理成「安藤忠雄論建築」出版。書中安藤以自身經歷勉勵學子,並以幽默、生活化的方式講解建築,
而不落入理論的呆板沉悶。

而安藤對台灣建築學子更是特別照顧,三年前他應TOTO之邀來台公開演講,吸引2,300位聽眾熱情捧場。
安藤大受感動,隔年開始舉辦一年一次、針對台灣建築學生的「安藤忠雄講解建築之旅」,
迄今已有近500人參加。

每次建築之旅的最後一天,安藤堅持安排團員在淡路島進行「種樹大典」,由安藤付錢買樹苗,
藉學生的手植入土地。淡路島曾因關西機場的興建遭受破壞,最後在安藤的手中得到重生。
安藤想藉「植樹」這個小動作,把建築師對自然的熱愛與共存之道,在後輩的心底扎根。
安藤的真情、率性,以及他對人與自然的熱情,是他的人和建築同受歡迎的原因。

【2007/06/10 經濟日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聯合報╱記者陳宛茜/台北報導】 2007.06.10 02:31 am
安藤忠雄的魅力有多驚人?昨天的演講下午六時開場,四時起小巨蛋外頭便排了好幾圈人龍。
經過民眾以為是那位巨星歌手駕臨,聽到是建築師演講,都露出不可思議的表情。

與會聽眾有七、八成是學生。除了陳邁、李清志等建築師與學者之外,
兩廳院董事長陳郁秀、台北市長郝龍斌與總統候選人謝長廷也來捧場。
郝龍斌說,他規定所有跟建築、都市規畫有關的市府官員都要到場,
因為台北跟安藤努力改造的日本都市一樣,都需要重生。

演講採免費索票制,但最後在網路上的黃牛票已叫價到一般票四千元、VIP票一萬元的高價。

演講結束後,安藤接受採訪,有人問安藤的家,是否跟他的建築一樣有個性?
安藤不好意思地說,他做很多挑戰與冒險,卻希望自己家不要挑戰與冒險,甚至也不想為自己蓋房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經濟日報╱記者梁任瑋、陳菀茜/台北報導】 2007.06.10 02:31 am


日本建築大師安藤忠雄昨天在台北小巨蛋舉行公益演講會,吸引約1.1萬個聽眾前往聽講。
開場時,安藤忠雄戴著無線麥克風從人群中現身,隨著聚光燈一路走上台,宛若巨星出場。
記者張天雄/攝影

日本建築師安藤忠雄昨(9)日晚間在台北小巨蛋舉辦萬人演講會,已四年未在台公開演講的他,
吸引1.1萬人入場,連台北市長郝龍斌都率市府主管聆聽,
據傳貴賓(VIP)入場票在網路上喊價至1萬元以上,在房地產業界堪稱頭一遭。

昨晚演講會一開場,安藤忠雄戴著無線麥克風從人群中現身,
隨著聚光燈一路走上台,如巨星般的架勢,立刻在現場掀起高潮。

這場演講會雖然是公益性質,不過主辦單位TOTO砸上千萬元布置舞台,
手筆之大媲美偶像明星的演唱會,尤其安藤忠雄幽默的自嘲數十年來的作品,
更讓現場笑聲不斷,改變不少聽眾對安藤忠雄的印象。

安藤忠雄原本很擔心會沒有人來聽他的演講,看到現場人山人海,讓他見識到台灣人的活力,
連帶使他的心情跟著很High ,還分享他曾經養過一隻狗,就命名為建築大師的名字「柯比意」。
安藤忠雄說,日本是非常重視學歷的社會,他18歲那年因為家庭因素沒有機會上大學,
不過,他小時候就深深被建築大師柯比意懾服,立志成為建築師,現在他能夠站在台上,
也希望年輕人不要妄自菲薄。

非常堅持原則的安藤忠雄也常常與政府機關、客戶對立,
他曾經在大阪蓋過一間土地面積只有80平方公尺的建案,
原本規劃給三個人住,完工後客戶多了一對雙胞胎,因為客戶不要,他寧願花錢把房子買下來,
從這些細節可看出他對自己作品的堅持。

「日本小孩從小整天補習,在意識不明時,進入好大學!」安藤嚴辭批評日本教育,
他認為「社會愈富有、人便愈沒有活力」,台灣應以日本為鑑。
他認為小孩的成長過程中,應該是「一半玩耍、一半努力」,從自然中學習。
因此,安藤建築總是要強調與自然的結合。

【2007/06/10 經濟日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經濟日報╱文/鄭秋霜】 2007.06.09 05:00 am

安藤忠雄。
圖/交大建研所
從來沒有一個外國建築師,在台灣享有像他一樣的盛名,擁有那麼多的粉絲,還有成堆的書籍介紹;
有人每周一天晚上固定去上與他的作品有關的課,有人組成建築旅行團,專門去日本看他的作品;
甚至他今(9)日即將在台灣舉行一個有「萬人布道大會」之稱的演講。

他是安藤忠雄(Tadao Ando),一個令時尚大師亞曼尼也心折的空間哲人,
一個讓人不知還能從何寫起的日本建築師。

安藤忠雄今天將在台北小巨蛋發表他個人歷年來最大的「萬人建築演講會」,
雖然場地只能容納約1.1萬人,但主辦單位TOTO老早就已收到超過2萬人報名,
因此有至少1萬人須候補,打破建築演講人數的新紀錄。

安式風格
他用方與圓,把宇宙框給你。
1941年出生於日本大阪的安藤忠雄,今年66歲,只有高中畢業學歷,從未受過正規的建築教育,
成為建築師前,曾當過拳手,用賺來的錢到世界各地旅行自學建築,以自修方式,
傳奇地奠定了在日本建築界大師的地位,也受到西方人士景仰。

安藤忠雄1969年創立安藤忠雄建築研究所,1976年完成住吉長屋,
成為日後安藤忠雄著名的清水模、幾何形狀的代表作;近年來他透過清水混凝土建築,引發風潮,
並在全球各地快速走紅,
知名的作品包括去年完工的日本表參道之丘、光之教堂、東京美術館、亞曼尼劇場等。

安藤忠雄目前在台灣唯一的代表作,是新竹交通大學的美術館與建築館設計案,
這是他在亞洲、非日本地區的第一個設計案,不難看出安藤與台灣的特殊情感。

安藤甚至還專門為台灣學生及年輕建築師,安排了一個「Ando Tour安藤忠雄建築之旅」,
這是全世界唯一由安藤親自規劃的旅程,為此他還親自打電話給Westin旅館要求特別價格,
以便學生可以住得好,讓交大建築研究所教授劉育東每次提到,都非常感動。

台灣人「回報」安藤的方式也很熱情。
2005年起舉辦的Ando Tour,每次160個名額,「訊息上網五分鐘,報名立刻爆滿」;
也有單位開設安藤建築美學課程,吸引許多非建築背景人士參與,
課程結束經常還會搭配親赴國外實地參訪;推崇安藤的台灣創意人,更是多到不勝枚舉。

到底台灣人「迷」安藤,是在迷什麼?
「安藤有個特質,作品如其人。我不知道其他人迷什麼,但我迷安藤是迷這個。」
曾在2003年邀請安藤忠雄首次來台演講的劉育東說。

劉育東認為,奉行極簡主義的安藤,作品空間內斂、神秘且自有天地。
他迷倒全球、自創的「安式風格」,包括清水混凝土所表現的純淨,
光所營造的精神、水所成就的意境,還有「他用簡單的方與圓,就把宇宙框給你,
在他的房子裡,會有這裡就是宇宙的感動。」

劉育東觀察,安藤其實是個性有些害羞的大師,表現在他的作品上,
就是真誠,例如他用清水混凝土,就是呈現真實的原貌,從做人到做房子都很一致,
彷彿那是從他性格裡發展出來的建築物。

劉育東說,很多國際建築師成名後不斷接案,不怕作品「失控」,過去一年若做一個案子,
成名後可能一年做十個,只要保持每年有一個傑作就好;但安藤開業30多年,
至今事務所仍維持早年的25人規模,堅持「在自己頭腦能負擔下,每一座都要是傑作」的案子才接。

安式作品
他微服出巡,不滿意就拆掉。
「他的堅持,應該來自他不愛錢。他接的案子不見得是高價,而是都以有沒有意義來決定。」
劉育東指出,幾乎每三天就有國際業主想找安藤設計,
但他第一時間就先推掉了90%,只在10%中選擇他認為有意義的少數幾個來做。

安藤對自己的作品很重視,不時就會親自跑去監工他設計的房子。
劉育東帶學生到日本參加「Ando Tour」,
曾聽工地主任親口告訴他:「我們都好怕Ando桑微服出巡,他只要一看到不好,就要敲掉重做。」

安藤也是一位極重視社會責任的建築人。他是建築界最高榮譽普利茲克獎1995年得主,
歷年來國際得獎無數,但他捐出獎金,成立安藤忠雄基金會,與他配合的營造廠也提撥相對基金,
每年提供亞洲15位建築系學生,到日本免費見習一個月,交大每年都有一個名額。

曾參加Ando Tour的交大建研所博士三年級學生吳彥良指出,親眼看到安藤設計的房子,
帶給他最大的震撼是「哇!原來建築可以這樣蓋!」
更加認同安藤極力主張的「建築是要靠旅行來體會」的觀念,畢竟光靠照片很難完全表現空間現場氛圍。

安藤有「建築哲人」之稱,是東方極簡美學的大師,他蓋的房子,
與其說是讓人居住,更像是「心靈的居所」,這份「安心」,正是台灣近年經歷許多亂象後所欠缺。
從「安藤現象」看台灣的建築學習熱,期待有一天能讓我們的城市美學更加提升,文化心靈更有所適從。

【2007/06/09 經濟日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經濟日報╱鄭秋霜】 2007.06.09 05:00 am
日本知名建築師安藤忠雄應TOTO公司之邀,今(9)日在台舉辦「安藤忠雄公益演講會」,
對此事極為甚重的安藤忠雄,在演講前特別寫下一篇「給台灣朋友的話--建築業的責任」,
建議台灣不應有「剎那主義」,且建築師應有「我們正在營造都市、開創國家的未來」的榮譽感與自覺。

此文全文刊登在TOTO網站上。安藤忠雄在文中表示,身為建築師不只是闡述自身設計感覺,
而是可以給未來的都市一些開拓新的可能性的線索。因此,他決定以「都市與環境」為演講主題。

安藤忠雄指出,現在的台灣,可以看到20世紀後半日本社會的影子。
二次世界大戰後,日本追求資本經濟,以驚人速度在燒毀的原野上重建現代都市。
美國型態的大量生產、大量消費支配著社會運作,人們的生活物質充裕到供給過剩。

但他指出,太過快速的經濟發展,引起各種問題遺留至今,這正是環境問題。
尤其與人們生活直接相關的建設領域、自然環境遭破壞、建設廢材問題等,被視為環境問題的元凶。

安藤忠雄說,台灣若想以開拓新世代的永續經營(sustainable)的社會為目標,
可稍微停下腳步觀看鄰國的都市史;他建議,台灣不應是「剎那主義」,
重要的是要將50年、100年後的都市風貌描繪出來。

他勉勵台灣建築界的朋友應秉持「我們正在營造都市、開創國家的未來」的榮譽感與自覺,
來面對自身的工作。

安藤忠雄也表示,他現在正參與交通大學的建築計畫,
目標是建造與大學相稱、又能成為深耕地方文化據點的有生命力建築。
他說:「藉這個計畫能參與創造台灣的未來,本人從心底感到非常幸運。」

交大建築研究所教授劉育東指出,這是安藤忠雄第三次來台演講。
第一次是2003年,由交大邀請,在國際會議廳舉辦,有1,500人參加;
第二次由TOTO主辦,在台北科技大學禮堂舉辦,那一次來了2,000人;
這一次再由TOTO主辦,在小巨蛋主辦,雖然可容納約1.1萬人,卻仍有超過1萬人排在後補名單上。

劉育東說,2004年那場演講後,安藤忠雄看到台灣人對建築這麼熱情,
也看到台下台灣年輕人發亮的眼睛,令他回去後深受感動。此次他又會對台灣的建築帶來什麼啟發,
值得期待。

【2007/06/09 經濟日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國時報 2007.06.10 

>
丁文玲/台北報導

安藤忠雄公益演講會─「穿越青春˙追逐夢想─都市與環境」昨天晚上在台北小巨蛋舉行,
現場聽講者超過萬人,熱烈的狀況直逼超級巨星演唱會,包括
民進黨總統候選人謝長廷、台北市長郝龍斌…等人,都來爭睹這位建築大師的風采。

被譽為「當代最偉大建築師」之一的安藤忠雄,
是唯一先後獲得Pritzker、Carlsberg、Praemium Imperiale與Kyoto四項建築大獎的建築師,
在台灣擁有許多粉絲,這是他第三次來台,
昨晚安藤忠雄迷以萬眾齊呼「安藤!安藤!」的方式歡迎他上台,氣勢相當驚人。

曾任貨車司機、職業拳擊手
安藤忠雄只有相當於高職的學歷,曾經擔任貨車司機以及職業拳擊手的他,
雖然有心上大學,卻因為經濟、學歷…等因素,只能以自學的方式學習建築。

安藤說,雖然無法繼續升學,祖母卻告訴他不要輕易放棄自己的理想,
於是他用職業拳擊生涯贏來的獎金,前往世界各地旅行,觀摩、學習頂尖的建築作品,
終於成為一位優秀的建築師,他也是極為少數未受正統建築訓練的國際級建築大師。

正因為旅行對他的意義非凡,自二○○五年起,熱心的安藤,特別為台灣的學生與年輕建築師們,
安排全球唯一由安藤本人規畫的「Ando Tour:安藤忠雄建築之旅」,希望大家也能透過旅行,
以五感實踐體驗、領略建築的真諦。

安藤天性活潑幽默,在日本,連家庭主婦、計程車運將都喜歡和他聊上幾句。
言談中,他戲而不謔、溫暖的性格更是表露無疑。例如:安藤透露,他的事務所沒有電梯,
接待業主的客廳卻設在四樓,「跟我設計的住家一樣『難用』!」事實上,
這卻是他測試出資者或地主的另類辦法,因為,「假使這人沒有好奇心想要上樓看一看整棟建築,
也不可能和我合得來。」

在一個建築作品裡,安藤忠雄建議大家苦中作樂,既然房子無法避免蓋在鐵道旁的命運,
那就不妨讓房子裡的人,有駕駛火車的感覺!

建議台灣建築 與環境共存
對於美學、文化、人群與環保,安藤忠雄始終保持著高度的關懷與服務精神。
他認為,建築是為這些目的而存在的,因此,當藝術家在他辛苦完成的美術館牆上塗墨潑沙時,
他雖然嘟噥著表示不捨,卻仍然表現出高度的包容與尊重。

「台灣有101、小巨蛋,建築技巧具有相當高的水準,但是下一步,我建議台灣的建築師們,
應該考慮如何與環境共存。」安藤忠雄說,現在他正參與台灣交通大學的建築計劃,
目標是建造與大學這個地方相稱、又能成為深耕地方的文化據點之有生命力的建築,
他期盼藉由這個計畫,參與創造台灣的未來。

新竹交通大學的美術館與建築館設計案,是他在亞洲、非日本地區的第一個設計案,
足見安藤對台灣情感深厚。郝龍斌也公開表示,這次他率市府建築相關團體集體出席安藤忠雄的演講,
是希望大師能多給台北市一些建議,也希望安藤忠雄能允諾在台北留下一座他的建築作品,
但安藤忠雄只是笑而不答。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MIALIN24 的頭像
    MIALIN24

    MIA的部落格

    MIALIN2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