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看到這則從小學開始看報紙, 想想自己也是從小看報紙長大ㄉ
是從幾歲開始看..也不知道
從有記憶以來報紙及童話故事是伴隨著自己長大

那對閱讀報紙, 覺得是一個增長知識ㄉㄧ個很好ㄉ管道
但..我每天不是只看一份報紙
以前還有民生報時..那我一天至少看5份報紙
現在約4份報紙, 有時不止

看報紙是每天一點一滴ㄉ累積資訊
報紙也不是只有政治, 她有很多ㄉ資訊可看

也不知道未何會這麼喜歡看報紙^^
一天沒看報紙好像是沒吃飯一樣, 會渾身不對勁
就像我出國時, 我老媽會幫我把報紙留下來,
等我回國後有可能好幾箱, 那我還是一樣會一張一張ㄉ慢慢看完
有人說都已過期了還看, 但報紙對我來講沒有過期不過期ㄉ事
有ㄉ只是怕遺漏掉某一則新聞


嗯! 沒事! 看到有人從小學開始看報紙
覺得那是一個很好ㄉ閱讀習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日晚報 2007.12.10 

閱讀習慣難養成? 就有小六生愛讀報

【中時電子報方佳怡/專題報導】

早上六點多,十二歲的陸鈞正準備從松山火車站搭火車到宜蘭頭城人文國小上課,上車前他一定要求父親陸怡替他買一份報紙,讓他在火車上「吸收新知」,小六生陸鈞除了財經版看不懂不愛看之外,喜愛讀報來吸收新知的他,也都是從政治版看起,對於兒子愛上讀報,陸鈞的父親陸怡笑稱這是「意外收獲」。

陸怡說,為想培養兒子閱讀習慣,他也曾向一般父母一樣,替兒子訂了國語日報、周刊,但是兒子連翻都懶得翻,更別談有什麼效果了,後來他才發現,兒子的興趣在於「閱讀氣氛」,不喜歡填鴨式的閱讀。

陸怡表示,他是當了父親才學會當父親的,從小所受的教育並沒有教他如何當一位爸爸、更遑論要以一個父親的身份去「要求」小孩該怎麼做。

陸怡表示,在陸鈞小五之前的教育,身為父親的他,如同一般父母,相當依賴學校教育。不過,活潑好動的陸鈞,因為不像一般同學「聽從」老師的指示,因而被冠上了難聽的綽號,影響了其學習自信。

不忍孩子受苦、更怕他因此害怕學習,陸怡說,在取得妻子首肯後,他辭掉了原本媒體、廣告工作,在陸鈞小五下學期來到了澎湖的二級離島七美國小就讀,專心當起了全職父親。

陸怡回憶,就在澎湖求學日子中,陸鈞慢慢找回學習的熱情與自信,為了讓這股熱情得以延續,陸怡說,他將陸鈞轉往宜蘭頭城的公辦民營小學人文國小就讀。

也因為前往宜蘭就讀,陸怡在剛開始帶陸鈞前往宜蘭的途中,總是會買份報紙閱讀,一次、二次下來,兒子好奇他手中的讀物要求翻閱,沒想到,一翻卻上癮,每天搭火車上學前,一定要求他買份報紙。

陸怡說,也不知是不是讀報的關係,陸鈞的用字相當「精準」,表達起來就像個「小大人」,雙關語老是掛嘴上,與他耍嘴皮。

陸怡表示,陸鈞的人生風景翻轉,讓他也反省,其實父母親都應跟著孩子一起「重新學習」,不要期望要「教」小孩。他舉例,若是父母親本身沒有閱讀的習慣,又怎麼能要求小孩拿起書本閱讀呢?

陸怡更語出驚人表示,相不相信,若是與小孩同處一個世代,其實家長的學習成果可能還比小孩差。也因為有了這樣的想法,陸怡開始覺得,閱讀與教育根本是一體二面的事情,都跟所處的「氣氛」有關。

陸怡認為,其實孩子的閱讀及學習習慣,應該從家庭教育開始著手,言教不如身教,陸怡說,陪孩子多聊天、分享閱讀內容,這些都是學校教育所不能給予的。

陸怡也說,當父母親的學習心態一定要大過孩子,才能帶動孩子,讓他被影響,培養孩子閱讀習慣或能力,也能如法炮製,孩子其實很聰明,當其發現到爸媽真心喜歡閱讀、甚至家中到處都有書本的環境,閱讀習慣自然養成。

陸怡坦言,他對於當下台灣制式的學校教育很沒信心,於是他大膽放手一搏,辭掉專職工作,用自己認為最好方式教小孩。

陸怡說,也許大家會認為他太冒險了,不過,他認為沒有什麼東西比投資自己孩子更值得了。陸怡表示,他用自己的方式在投資孩子,他更希望,一些可能己經意識到「自己無法教好自己小孩」的家長,不妨找到有相同意識的家長,大家集思廣益,一起幫家中孩子,找出適合其個人的學習方案。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MIALIN24 的頭像
    MIALIN24

    MIA的部落格

    MIALIN2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